近期,很多人认为房价跌了、楼市后退了,然而现实情况却刚好相反。房地产开发投资创新高、房产销售持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前5个月房地产数据来看,前5个月累计开发投资达到54318亿元,同比增长18.3%,比较2019年当期上涨17.9%,两年来平均增幅8.6%。商品房住宅的投资达到40750亿元,增长20.7%。
虽然说整体投资开发和销售在持续增加,但对于买房人而言也有一个不错的消息,那就是增幅开始缓慢减弱,特别是房价涨势方面,进一步回落。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价格保持相对平稳,4大一线城市新房销售价格涨幅扩大,但是二手房价格涨幅却在回落;31个二线城市和35个三线城市房价涨幅要么持平、要么回落。
可以说,在房价方面,市场正在给刚需留出更多的上车契机,1个月前价值100万元的房子,1个月之后这套房子依然是100万元,继续按照此趋势发展下去,2-3个月之后,这套房子或许依然是100万元。不过,楼市也有利空消息,关乎没有买房的刚需人,楼市被“卡脖子”:多家银行断贷、利率最高至7%:
①多个城市的平均房贷利率连连上浮,甚至有的超过7%。
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在2021年6月份,全国72个主要城市首套房利率为5.52%,二套房贷款利率为5.77%,比起5月份,首套房和二套房的利率分别上涨了5个、4个基点。
房贷利率上浮的情况,并非在6月份才开始,2021年3月以来,多个城市的银行早就表现出利率上浮的态势。深圳、宁波、杭州等多个城市接连提高利率点数,不管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基本都浮动了10BP-20BP不等(中国证券报;YM),珠海的个别银行二套房利率甚至达到了7%的高位。
②多家银行停止房贷业务。
根据扬子晚报的说法,关于“多家银行二手房暂停房贷”的信息不断增多,让很多原本打算买房的人不禁紧张了起来,很担心自己即将准备买房的计划泡汤了。从网上也可以看到,广州、重庆、南京、济南等都出现了个别银行二套房停贷的情况,即便没有停贷,那么二手房按揭贷款的审批周期也开始大大拉长。
住房贷款,就相当于房地产的“卡脖子”环节,如果按揭贷款都无法办理或者额度很低、审批时间加长的话,那么对整个楼市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多家银行断贷、利率最高至7%,释放出什么信号?至少有3点该懂。
1、限制炒房,这是房贷利率上浮的首要作用。房地产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正如专家黄奇帆说的那样,要抑制高房价,其实措施很简单,只需要禁止房地产企业背着银行炒地皮就可以了。过去我们看到,地王频出、土地拍卖的报价一轮高过一轮、一次高过一次,其背后的原因是房地产企业从银行获得了大量的房地产贷款。所以黄奇帆认为只需要减少银行给房企巨额融资,那么就可以降低地价涨幅,进而降低房价水平。
房地产资金来源有2个,一方面是房企直接向银行融资贷款,另一方面是买房人购房支付,但是80%以上的买房人资金是来源于银行,所以殊途同归。今年以来,在开年之后楼市火热的背景下,炒房客们纷纷伺机而动,多渠道获取资金投入房地产进行炒房活动,例如JY贷挪用于买房、想办法把二套房资格转换为首套房资格等,都成为了炒房客们数见不鲜的手段。所以,提高房贷利率,增加买房人负担,其实是限制炒房的举措之一。
2、房子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要抑制杠杆率。中国的房地产究竟有没有泡沫?有的人说有,有的人说没有,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就曾直言不讳地说到,要敢于承认“房产存在泡沫”这个事实,并且要想办法消化和降低楼市泡沫,仇保兴给出的建议是房产税、空置税、物业税等一揽子措施。那么什么叫做房产泡沫呢?简而言之就是价格虚高,以至于达到了普通市场主体无法承受的地步。过去20年里,住房金融化趋势非常明显,房子的属性已经被从居住剥离开来,投资增值成为了其主要的价值意图。
特别是随着房价收入比超过9.3之后,社科院指出,房地产对经济的正向拉动作用开始减弱,负向挤出效应开始凸显。经济日报甚至称房地产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最大灰犀牛。所以降低楼市杠杆率、抑制泡沫继续堆积,提高利率是良效的货币举措。
3、通胀背景下,更应该限制资金注入房地产。王石在前不久发表过一篇文章,直言“世界性大通胀正在到来”,随着全球进入到后疫时代,各个国家都在尽可能想办法恢复前些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姿态,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货币增发”这个事情上,各国央行争先恐后出台数以万亿计的货币增发方案,由此导致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那就是世界性大宗资产价格开始快速提高,3-4月,全球房价迎来了普遍性上升。
我国的多个城市也不例外,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评述到,过去10年,并没有产生新的经济理论和体系,这一波房价上涨没有支撑,早晚会以破灭结束。所以提前预防,针对性降低资金注入我国住房市场的可能性,也是为了杜绝通胀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