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梦凝上虞青 笛扬四海情

来源:上虞门户网  2019-05-25 16:02

(原标题:梦凝上虞青 笛扬四海情)

青笛,是一种由青瓷制成的笛子,它清丽的颜色和青瓷的“天青色”如出一辙,在青瓷发源地的上虞,它显得尤为光润可爱。

“优秀的地方文化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根基。”盖北镇小校长王光标介绍,学生们爱青瓷,也在学校里动手做青瓷,爱玩泥巴的天性赋予了他们与青瓷的无间亲密。因此,学校将青笛课程纳入了“同心圆”课改体系,让这种适合农村学生、携带方便、经济实惠的器乐类拓展课程为孩子们编织起能握在手中的音乐梦想,让占学校生源近73%的“流动花朵”们把青瓷文化带向五湖四海,助推“上虞青”形成品牌效应。

魅力青笛,从校园走向五湖四海“青笛是由埙变化而来的乐器,它是一种小型的吹奏乐器,比较好拿捏又方便携带,走到哪就可以吹到哪,特别受孩子们的欢迎。”青笛教师陈亚春说,学生们学得很快,不少人吹得比教师都好,比如人称“青笛小王子”的万成,不到半年时间,就拿到了陶笛4级证书。

“没学之前感觉青笛很难吹,学了之后发现挺简单的。我学青笛的窍门就是先在训练中打好基础,每天再练习一个小时左右,星期五的时候还会参加学校的社团课。”万成说。

据介绍,短短一年间,学校为师生创设了诸如汤浦第四届童装博览会、盖北镇葡萄孝亲活动、全民大舞台之盖北主场活动、上虞区首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节目录制等众多青笛表演平台,锻炼师生的能力,传承和弘扬上虞青瓷文化。不仅如此, 盖北镇小更是立足校园,面向社会,让盖北镇小学子以“上虞青”为荣,让“流动花朵”为“上虞青”代言。“我们学校生源比较特殊,有来自全国24个省市、13个民族的‘流动花朵’1625人,寒假我们号召大家在自己的老家,在家乡的景点吹奏青笛,让世界聆听上虞。”王光标说。

拓展课程,探索实践课堂新常态“青笛是很有上虞特色的一种乐器,也十分具有魅力,我们一直在探索适合农村学生、携带方便、经济实惠的器乐类拓展课程,青笛教学项目就非常合适。”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5月,学校在浙江华泰铜业有限公司的资金支持下,结合学校的课程改革,制定了主题为“梦凝上虞青,笛扬四海情”青笛特色教育培育方案,旨在通过“进课堂,建社团,有展示,重传播,通过公益演出”等途径向社会展示青瓷文化历史渊源。

起初,青笛还只是在社团活动时小范围开展,让人喜出望外的是社团里很快涌现了“青笛三胞胎”、“青笛小王子”等非常有天分又对青笛充满兴趣的孩子。教师也纷纷报名研究学习,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参与了进来。权莉的爸爸、王科佳的妈妈、还有诸梦怡的爸爸……都被青笛给深深吸引,一年多来,这些孩子和家长总时不时地在家里比武,好几对还成了学校大汇演的黄金搭档。学校也“乘胜追击”:一方面增强辅导老师的修为,多次去浙江奉化、江苏丰县等地“取经”,并组建了教师青笛乐团;另一方面,将青笛教学从社团向四五年级推进,下学期,学校计划在三、四、五年级中开设课程,让更多的孩子感受青笛带来的艺术魅力。

着眼未来,助力学生寻求音乐梦“他们可受欢迎哩!每次在我爸妈的早餐店练曲子都能引一群人围过来听,看看‘稀奇’。” 展毅、展欣、展颜是盖北镇小的有名的“青笛三胞胎”,他们的妈妈郑巧燕说起孩子跟青笛的故事也是笑容满面。

虽然三个孩子在学校学吹青笛才短短一年,因为青笛的魅力,也因为学校、老师、家长的支持,现在已经学得有模有样。“我听听是觉得他们都吹得很好的啦,前几天老大还去杭州参加比赛获奖了,这几天孩子们都去上学校免费办的青笛培训班。”郑巧燕告诉记者,即使最闹腾的老大从学青笛开始已经弄坏了4根青笛要她重新买,也带来一些经济压力,但她还是很支持,“孩子们的生活丰富了,还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校内外的活动,性格更加开朗大方,我们做家长能不支持吗?”

“青笛演奏让学生有了许多上台表演的机会,不仅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自信,更为他们造就了属于自己的音乐梦想。”王光标告诉记者,暑假里,教师们还将陪着孩子们在景区、商场、社区等吹响青笛。

青瓷文化就是以青笛吹奏这样一种活泼明快的方式,传承在人群当中。孩子们的“青笛游学”虽然稚嫩,但是受着地方文化的滋养,他们成长的根基正在变深、变厚。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