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先生的名篇《社戏》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看戏,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锣鼓一响,脚底发痒”。远近乡村的老百姓闻声而至,甚至呼朋唤友,不辞路途遥远而来,大家集聚在一方戏台之下,看才子佳人、英雄烈士、奸臣小人演绎着人间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故事,或笑或哭,或骂或叹。戏台则成为民间情感流露的一个缩影。
上虞古戏台,从建筑性质来说,可分为临时性戏台(临时搭棚)和永久性戏台(砖、木、石)结构;从建筑场所来说,可分为社庙戏台、岸河戏台、宗祠戏台、过街戏台等。临时性搭棚戏台在上虞民间普遍使用,上虞人称之谓戏棚。演出前,选一块空地搭建,演好后拆卸掉,不留痕迹,比较灵活机动。一场热闹,平地而起,又骤然而歇,春梦无限,令人浮想联翩。
上虞的永久性戏台,保存比较完好的有梁湖镇的关帝庙戏台、上浦镇的小坞村土地庙戏台、崧厦镇的五龙庙戏台、长塘镇的杨太尉殿戏台、章镇镇的魏家祠堂戏台、曹娥街道的曹娥庙沈公祠戏台等。远溯上古,一个自然村类似于一个先民的部落。古代上虞几乎每个自然村都有戏庙。一庙一台戏,以500个自然村为基数,那么,在戏曲发展的鼎盛时期,精妙绝伦的社庙戏台之多当数以百计,现留存到今则寥寥无几了。
在各类戏台中,要属庙台最多,历史悠久,影响远大。首先是因为古代人多信神佛,建戏台可以娱乐“神灵”;另外是因为建戏台花钱较多,借积德之名,便于筹集资金。
上虞关帝庙戏台位于梁湖镇外,称梁村关帝庙,戏台坐南朝北,歇山顶,台宽4.73米,进深4.40米,台板离地1.57米,石檐框高2.55米,演区上空为船篷轩上凹球形藻井,屋顶无瓦塑,台柱通体石质,台前牛腿为倒挂圆雕狮子。关帝庙始建于明末清初。戏台石库台基。那种台顶木精雕、狮子雕,称得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精品。
小坞村土地庙戏台坐落在上浦镇小坞村土地庙,戏台坐南朝北,台宽4.83米,进深4.65米,台板离地1.44米,檐框高2.56米,台柱通体石质,左右看楼和艺术改扮处厢房保存完整。台前牛腿为浅雕。小坞村土地庙戏台建于明代,庙内石碑记载,先后大修者有清康熙、嘉庆、同治三次,公元2000年集资6.5万元,再次重修,现为区文物保护单位。
五龙庙戏台则位于崧厦镇前庄村。戏台坐南朝北,歇山顶,台宽4.36米,进深4.53米,台板离地1.40米,檐框高2.28米,演区上空为四方露明井架,屋顶正脊置有“国泰民安”瓦件,台柱统体石质,台前牛腿为倒挂狮子,石狮望柱,台板可拆卸作为通道。五龙庙戏台始建于明代,后又多次修缮。
戏台往往与整座庙宇连为一个整体,戏台位置面对主殿。唱戏不但娱乐人们,而且还有酬谢神灵之功能。神要看得见,听得见,故庙戏台多与主殿相对,纯属室内观看,绝无日晒雨淋之苦。观众从露天观剧变成为室内看戏,这不得不说是一大进步。戏台一般都是单檐歇山顶建筑,翼角起翘,造型优美,戏台之面开敞,台面用木板铺成,四根台柱挺立四角,将屋檐稳稳撑起,台柱柱头施斗拱,一般都用木质。
戏台边上最精彩的部分是各种彩画,以“八仙过海、封神演义、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居多,栩栩如生。用色上大量选用绿、黄、红等,整个格调鲜艳热烈,富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显示了民间的审美习惯。
好的戏台不能没有好的戏联,戏台柱上的对联是戏台的点睛之笔,要经得起品签,只要细细品去,觉得戏里戏外,都有一番滋味。如关帝庙的楹联为:“听广寒谁为首倡,知盛世自有元音。”如明代的徐渭用“盛”和“行”二字的不同读法,组成了一副楹联,道出了戏场的热闹场面。“盛盛盛盛盛盛盛,行行行行行行行”。又如“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总有下台时;戏场小天地,天地大戏场”等,不少楹联一语双关,针砭时弊,读来朗朗上口,体现了人生的哲理,道出了戏台的社会功能和戏台表演艺术的文化底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戏台虽小,奥妙甚多,它使民风民情、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得到了奇妙的融合,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史上的精彩之笔,更是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