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两周的预热,3月24日,一加正式发布一加9系列手机,这是又一款重磅新机,加入2021年手机市场的乱局。
之所以说乱,一方面,随着经济复苏,去年被压制的购机需求在今年快速释放;另一方面,则是供应端的变化,给了很多品牌新机会。2021年的手机市场处于关键的洗牌期——谁能把过往的设计理念、技术壁垒、口碑积累变成切实的市场份额,谁就能在2021年拿下偶然出现的高端手机市场空白。
一加就是其中一位参战者,年轻,但在高端产品领域富有经验。过去七年中,一加始终专注于安卓旗舰手机市场,这是不变的定位。
但也有很多变化正在发生。例如一加的老粉丝可能会觉得这个发布时间比以往几年早了一些,在过去几年中,一加年度数字旗舰的发布时间,从6月到5月再到4月,今年又往前走了一点。
粉丝们可以少等几天,也可以让手机的竞争力多出几分。
发布时间变了只是冰山一角,发力影像、建设线下渠道,更是今年一加谋求改变的关键动作,以寻求在特定的时刻,实现冲击主流高端市场的历史任务。
他们做好进军主流市场的准备了吗?手机市场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加如何在变局里寻找机会?我们需要看看发布会的关键细节。
让产品比用户需求走得更快一些
一加这个品牌有些很有趣的地方。比如,它的品牌形象的关键词,往往都是用于形容产品的:全面顶级配置、设计驱动、材质创新、流畅无负担等。
在参与全球手机市场竞争的七年中,一加用一代代产品塑造出羽翼渐丰的品牌,而不是一上来就把品牌定义为某种“市场地位”——譬如某个价位段的主导者、专为某群用户设计的品牌,等等。
所以,随着新品发布,我们试图讨论一加的战略,必须要先关注他们新产品的特征。
醒目的影像故事
一加9系列新品,优先级最高的当然是它们的影像能力。在一加的历史上,这还是头一遭。
3月初,一加曾召开一场小规模的“影像沟通会”,宣布一加与哈苏合作。两家同样走精品路线的公司联合打造了“一加丨哈苏手机影像系统”。它包括全局的色彩优化方案“哈苏自然色彩优化”,还有哈苏专业模式、哈苏快门、哈苏水印组成的哈苏体验。
一加9系列就是首部搭载“一加丨哈苏手机影像系统”的手机。与之配套的硬件,也拥有诸多技术创新。一加9Pro搭载了一套“IMX766超广角+IMX789定制主摄”的超高配置。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加首次使用定制传感器,近年来,只有手机影像Top阵营的品牌,会选择与索尼定制传感器,一加的野心可见一斑。
哈苏优化、定制硬件,为一加9系列的影像能力奠定基础。事实上,一加9Pro能拍摄12bitRAW照片与4K120Hz视频,已经超越了今天主流网络图像与视频的承载能力。
正是这些由旗舰手机引领的、超越大众当前需求的性能进步,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尝试、体验与传播,最终引领整个行业向前推进。
投入重金升级影像,一加意欲何为?
从市场层面上看,影像能力的跨越式提升,是一加在尝试主动扩张自己的潜在受众,让一加的潜在消费者画像从“极客”、“发烧友”正式变为更大众化的“消费者”。
手机拍摄是消费者最常使用的功能之一,而且它是一个外向型的能力。如果说流畅、手感好这些产品特征,是为了“悦己”,那影像能力的存在基础就是“分享”。
回到一加9系列的Slogan:总有故事,被影像看见。它不是对技术的总结包装,不是秀参数指标,而是聚焦于目的——影像服务于故事。
而故事恰恰是用于分享的。一加曾经在“悦己”的方向上有着深厚的积累,今天的影像升级,将为一加的外部扩张、口碑裂变提供新的驱动力。
“没有一家公司想做小的公司。我们一直希望做好产品,先从一小群人做,越来越多的人会认识到你,最后会走向大众。”发布会上,刘作虎这样描述一加的成长路线。在过去七年中,一加在高端市场找到立足点;而提升影像能力,是一加从“高端”走向“高端主流”的关键布局之一。
领跑的人,跑得更快
一加9系列的影像能力是跨越式的进步,它带给我们一些意外惊喜,让我们重新思考一加品牌的受众定位。
影像以外,一加9系列也在将品牌的传统优势继承、放大,这是一加对自己的“基本盘”的维系与坚持。
两年前,一加7Pro率先用上一块90Hz、DisplayMateA+屏幕,让高刷新率、色彩准确的屏幕,成了消费者购机时的衡量因素。
现在几乎所有高端手机都会在屏幕素质上做文章。而作为先行者,一加有了新的主意:LTPO显示材料、游戏超频响应技术。
LTPO即“低温多晶氧化物”,是今天主流手机常用的LTPS(低温多晶硅)基板的升级。它既可以像LTPS一样做高刷新率,也可以以非常低的功耗显示静态的内容,例如时间或者静止图像。
事实上,苹果已经将LTPO用在了最新一代的AppleWatch上,实现全天常亮。去年起,业界传闻2021年iPhone也将搭载基于LTPO的OLED屏幕。
基于LTPO的硬件特性,一加9Pro也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1Hz–120Hz自适应刷新率调节。显示相册等静态画面,手机保持1Hz刷新率,减少能耗;当手机屏幕滑动时,迅速切换到流畅的120Hz显示;视频、游戏中,屏幕的刷新率则可以跟随显示内容,自动调整。
新的材料加上系统级优化,一加将屏幕功耗最多降低50%。
究其本质,优化品牌传统强项,是将已知的用户需求进一步推进,它最终会超越用户的表观需求。
高刷新率屏幕,满足的表观诉求是“流畅”;而实际的用户需求,是“流畅且不费电”。满足用户的本质诉求,把升级进行到底,格外考验品牌的洞察力和技术实力。
游戏显示优化也是如此。
高刷新率屏幕,解决了流畅游戏的需求,但用户的潜在需求不止于此——他们要的是比别人看得更快更准。一加9Pro的“游戏超频响应技术”,就是从处理器和屏幕之间的响应找到了优化空间,让游戏的显示延迟缩短25-30毫秒。
屏幕的升级,是一加强化原有优势的代表。在其它方面,一加9系列也有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例如一加引以为豪的工艺创新。三年前,一加率先用上AG玻璃作为手机后盖,今天各个手机品牌都围绕AG玻璃做文章。最新的一加9Pro,再次用上两个全新工艺:
一加9Pro“闪银”色首创漫反射渐变纹理工艺,在一部手机上呈现出从雾面到镜面的平滑过渡;
一加9Pro“黑洞”配色则首创丝绸玻璃工艺,用细小的六棱锥晶体让玻璃呈现丝绸般的磨砂黑色,并拥有独特的触感。
近年来一加连续给我们的惊喜,很大程度上源于连续引入独创、首发的技术与工艺。这些传承着一加基因的产品创新,是一加给老粉丝们交出的答卷,也是一加持续为手机行业输出的产品洞见。
从旗舰手机,到完整生态
在一加发布会上,还有两个重头戏:ColorOS11forOnePlus系统、IoT生态布局。
一加诞生时借用的CyanogenMod、自研并沿用多年的氢OS,都深受玩家们欢迎;但在一加面对更普遍的中国用户时,采用生态更完整、功能适用性更广的ColorOS,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它将延续一加强调的轻快流畅、无负担,并同样延续一加特色的设计细节:桌面布局、系统的强调色、独有的时钟样式,乃至壁纸和提示声音,等等。
本次发布会的智能手表OnePlusWatch,则是一加在IoT生态的全新探索。
事实上,一加的IoT布局早已开始,在去年,一加在印度市场发布了几款智能电视产品,而智能手表,原本在去年就计划发布,但刘作虎在采访中表示,一加希望更好解决长续航与流畅体验这个业内难点,为了打磨流畅性,这块手表推迟到了今天。
一加的战略升级可见一斑。在一加的扩张中,“只造旗舰手机”已经成了一加的旧标签,更多的IoT产品、在海外推出中端手机,都是今天一加的重要布局。
但潜心研发产品、拒绝价格战、卖一台设备赚一点钱的本质路线没有改变。我们也不可能再用审视“互联网手机”的眼光去看待一加,毕竟它甚至已经不是一个互联网手机品牌了。
酒好也怕巷子深
一加的新产品,是一加冲击大众市场的关键“武器”,但助力一加成为高端主流品牌,还有另外两项关键工作:一是渠道,二是品牌营销。
先说线下渠道。
后疫情时代,线下渠道的恢复是意料之中。BCI数据显示,在线下渠道中,专卖店成为最受用户关注的形态,2021年预计销量占比将达到17.6%。更特别的情况是,因为芯片供应等原因,在线下市场的高端手机出现缺口,经销商们也需要优质品牌的入场。
为什么一加现在开始做线下?
对于一加来说,现在切入线下,是一个容易取得成绩、为经销商树立信心的好时机。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刘作虎透露一加线下布局的关键成绩:在过去两个月间,一加线下渠道已经扩充到一千多人。
实际上,一加布局线下渠道已经有一些时间。去年12月,一加成立七周年之际,刘作虎在内部信中透露,一加的线下渠道已经覆盖31个省、240个城市。
线下渠道对一加的意义很容易理解:更广泛的销售触手、面向大众的品牌曝光、补齐互联网品牌的售后短板。
售后直接影响到消费者信心。行业惯例质保一年,一加9系列率先为消费者提供长达两年的质保,这将与线下渠道相辅相成——经销商有新卖点,消费者买得放心。
线下渠道这么有用,但为什么此前互联网品牌们总是玩不转?这是因为渠道的布局也有明确的条件和显而易见的问题。
条件是:品牌的知名度,要达到在线下产生吸引力的程度。名不见经传的品牌,即使开了线下店,也难以吸引客流入店。今天一加在线上市场积累的口碑,将成为线下店的流量基础。
而问题,则是与钱有关的方方面面。比如:一部手机利润有限,该分多少给线下渠道?这是一加建设渠道的难题,但也有好事儿:一切都是新建的,没有历史包袱。一加有机会在这个时代,探索新品牌建设渠道的新形式。
在线上线下同价、同服务成为大趋势的今天,线下渠道的理想形态应该是怎样的?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加的方向是“窄渠道”,与苏宁、顺电、迪信通、京东等关键渠道合作,提高效率、保证经销商获益。这是一加在印度市场验证过的策略,根据七周年内部信,印度线下渠道已经为一加贡献了50%销量。
与渠道配合的,是符合一加产品气质和行业地位的营销。
之所以说一加今年的产品是准备冲击大众市场的关键,分析产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从一加令人意外的代言人:在新品发布前一周,一加就公布了一加9系列的两位明星代言人:周迅、胡歌。
一加历史上也用过代言人。在发布一加7Pro系列时,一加曾邀请小罗伯特·唐尼作为产品代言人,突出科技感,并吸引国际市场的关注。但今天签约的这两位明星,对于中国市场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
与线下渠道的建设颇为相似,代言也需要品牌的基本功。请代言人不是只签下一个明星就可以,品牌和产品本身有没有传播潜力?有多少预算去配套传播?设计和审美是否在线?代言的成功与否,有太多因素需要考虑。
与两年前相比,今天一加的知名度,允许他们在国内市场选择顶流代言人,让他们帮助传播一加的理念。
渠道与品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更积极的市场手段,这是我们之前很少在一加身上看到的操作,它们也在标志着一加品牌的成长——这些市场操作,都已经超越了通常意义上“互联网品牌”能做的事情。
一加的质变
今天的一加,从产品与市场层面,都已经做好了冲击大众市场的准备,这是一个质变的时刻。
质变源于量变的积累。
一加的七年发展史,是在产品探索中不断进步的历史,每一个功能的突破都让品牌收获新的粉丝。这是出圈的过程,当品牌的认知渗透到一定程度,一款优秀的产品,就是品牌爆发式增长的“临门一脚”。对于苹果,它是iPhone4;对于华为,是曾经的Mate7;而一加9系列,也有潜力完成这项历史任务。
2021年的手机市场变局,给了一加难得的实现品牌升级的机会,但一加七年的积累,才是让他们能抓住机会的能力基础。
首先是产品的积累。一加基于以往打造旗舰手机的经验,推出全面无短板、影像能力出众的一加9系列手机,创造新的大众卖点,也继承此前优秀的产品基因。这是一加在手机市场变局中挖掘机会的根本。
其次是口碑积累。一加经常提到“净推荐值”的概念,它直接反映现有用户的满意度。先服务好用户,才能依靠他们做口碑的转化。口碑是今天的渠道建设与营销升级的基础。
第三是产品线的扩张。基于全球市场的探索,一加将旗舰手机的方法论复制到中端手机与IoT设备上,产品线迅速丰富,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完整的体验。品牌从高端产品扩张到其它产品,产品方法论可复制,是一种天然优势。
最后是良好的财务状况。健康的商业模式给了一加研发、建设渠道和选择一线代言人的经济基础,是一加的破圈起飞的必要条件。
一加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它们几乎是稻盛和夫等人主张的品牌成长路径的现实翻版。
今天一加破圈质变,也是这种路径引导下的必然结果——市场的变局只是诱因,在2021年手机市场的乱战里,高端手机市场的新格局里,也许一加的名字会更加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