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五千年历史长河,人中龙凤如过江之卿,能工巧匠、文人骚客、富商巨贾和朝野侧目实在数不胜数。然逝者如斯,这些时代的弄潮儿,同样无法规避被大浪淘沙的命运。真正能够历久弥新的,唯言论和精神而已。也正是因此,名家留下的诗词歌赋,或出处不详的民间谚语,往往能够成为驴友们的重要参照。而江南就是一个高频词,而且常常和美好的春天绑定,听过春风又绿江南岸后,谁能拒绝江南呢?
可是问题就出现了,因为世人皆说江南好,江南在哪儿?不知道。古人对于江南的定义是很模糊的,厚道一点的作者会说“姑苏城外寒山寺”,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总归带个坐标。而不那么厚道的呢,只是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或只是收集素材装点自家园林,如乾隆七下江南。这帮人只说江南如画,适合旅游和度假,但是在哪里,却不肯告诉你。也罢,那就去苏杭好了。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苏州排在杭州前面,是否意味着苏州更美,更值得一去呢?其实不尽然,苏州排在杭州前面,只是因为苏州的成名先于杭州。天堂一词,起先是用来形容江南的,唐代诗人任华是这样说的“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如果想要找个城市,作为江南的代表,也只能是苏州和绍兴。因为唐代的三京都在北方,但凡出彩些的南方城市,都是家底本身就好。苏州是吴国的都城,绍兴是越国的都城,两者更适合代表江南。
那么杭州是怎么“混”进来的呢?这就要提到,一个名叫白居易的大诗人。公元822年,白居易因不被重用,内心烦闷,请求去南方上班。于是便来到了杭州(钱塘郡)当刺史,上班就得做事,而西湖才成瀉湖没多久,自然就引起了白居易的注意。也就是在和西湖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南方之美,或许跟希望有所建树,闲不下来也有关系。就开始修这个,修那个,没事就旅旅游,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可是两年之后,一则调令打破了这片和谐,白居易被迫去洛阳上班。此时的白居易,已经把心态给调整好了,就想找个地方好好养老,于是到了洛阳就开始买房。只可惜一年后,又一则调令出现,白居易又一次不得不从。这一次,他来到了苏州,抵达目的地之后,他很意外,说“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苏州怎么这么热闹啊!从这一句诗中,完全可以说明,当时的苏州确实比杭州繁华许多。可是主动放弃仕途却仍不得安宁的白居易,已经觉得很累了。
他是这样说的“霅川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唯有钱塘郡,闲忙正适中”。意思就是湖州偏僻了一些,苏州又太繁华了,还是杭州好,表达对杭州刺史生活的怀念。也正是这句诗的出现,苏州和杭州就开始经常性的同时出镜,但此时的杭州仍然有些底蕴不足。直到安史之乱出现,杭州人口大增,并迎来了未来的两浙第一世家吴越钱氏,这才真正缩短了和苏州的差距。故而南宋时期,苏州人范成大才能大大方方地说出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