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余姚、嵊州三地接壤处的虞南山区,沿着一条隐潭溪往覆卮山爬升,半山腰处隐现的白墙外观的村落,便是东澄村了。入冬以来,十几位老农分散在覆卮山北坡的千亩梯田上播种油菜种子。大大小小23000多块田地,经他们悉心呵护,有望在来年春天变成一派漫山遍野的金黄盛景。
春有樱桃花和油菜花盛放,夏有冰川漂流,秋有各类果蔬采摘,冬有皑皑白雪映照古村……四季的不同风情,让东澄村成为近年来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在今年10月公布的全省首批285个3A级景区村庄名单中,东澄村成功入选。
“去年村里的游客量有20多万人,今年估计能翻一番,最多的时候,100多辆大巴车一直停到山脚。”村支书王水良站在村口空地上,指着向下延伸的盘山公路颇为得意地说。
今昔对比,让66岁的王水良感叹“不可思议”。山村在覆卮山海拔400米处,过去因交通不便,从村里到镇上卖农产品需要走两个多小时,“早些年前,村里人口流失了近一半,500多亩的水田亩产仅有200多公斤,东澄村成了上虞远近闻名的 光棍村 。”
然而,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让它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村前有片历史悠久的古老梯田,村后有被考证为第四季冰川遗迹的万年石浪,背倚谢灵运“饮酒赋诗毕,覆卮于其上”的上虞最高峰……在东澄村当了20多年村支书的王水良,一直思索着村庄的发展方向。
种植樱桃是村里的传统。早在2006年,当地一家企业为村后数百亩樱桃园所吸引,成立东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村庄进行投资开发,将村里的旅游资源逐渐挖掘出来,摄影、登山爱好者随之慕名而来。但村里早些年修的公路坡陡路窄,大巴车很难上山,无法吸引更大规模的旅游团进村观光。2013年上虞提出“村村通公交三年计划”,岭南乡美丽乡村公路建设随即被提上日程。从设计到建成历时一年多,井枫线到东澄村的长5.5公里、宽6米的标准道路改造完成。
2015年12月22日,对于王水良和很多上了年纪的村民来说,是盼了几十年的日子。这一天,章镇开发区至东澄村的912路公交车正式开始运营,开心不已的村民们抱来家里过年用的鞭炮表达心中的喜悦。80多岁的村民梁文校回想起那天依然十分激动:“以前我去章镇理个发,乘摩托车、面包车来回一趟费用不下80元,现在总算不用为理发发愁了!”
从那时起,每到樱桃采摘和油菜花盛开的季节,这个常住人口不到300人的村庄总是游客不断。在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东澄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如何在保持古村特色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基础配套设施?
于是,依山而居的村民把村后石浪的泉水引到村里,沿着青石板铺成的游步道在每家的白墙院落外流淌,滋养着村庄和樱桃树的根脉。近年来,当地政府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东澄村内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及改善。村内现有生态公厕10个,生态停车场6个,登山游步道13500米,自行车绿道21公里,四季仙果采摘基地4个。全村35家经营民宿的农户,还自发将房屋外立面进行改造,把新修起来的墙面刷成白色,配上古朴的黛瓦,沿袭了覆卮山一带的传统民居特色。
“游客都说我们村子美,爬山、看梯田、采果子,光在村子里也能住上几晚,节假日的房间一周前就会被预订一空。”今年59岁的村民王雅萍一边说着,一边在自家院子里晾晒客房的换洗物品,古早花色的床单和院子里的火红的柿子树相映成趣。从今年3月自家的民宿开业以来,原本“留守”村里的夫妻俩已经增收4万多元。目前,全村已有35户人家开起民宿和农家乐,每天可提供260张床位,容纳800多人同时用餐。
而在王水良看来,发展美丽经济,不仅将村庄建设好,更是要让村民们共享发展的红利。如今,在村两委支持下,村里的农业公司已扩大经营村集体600多亩樱桃、300多亩蓝莓、枇杷、石榴和500亩油茶,2016年的收入达到200多万元。除了农作物的收成外,村民们还能同时享受土地租金、劳动工资,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还可拿到60元养老补贴。
“最近我们还成立了民宿监督管理会,想把服务质量和安全、卫生进一步提升起来。”王水良指着民宿院落外“浪泉民宿”的招牌告诉记者,这将成为东澄统一的民宿品牌,他们将引进人才、加强管理。
“那幢在修的,就是村里两个年轻的兄弟要做的民宿,他们明年也要回来了。”望着稍高处正在改建的一处民居,王水良眼里满是欣慰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