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实力过硬的工业国,通常都有着自身支柱性产业,韩国代表性的有造船业,德国代表性的有汽车业。然而,面对中国的突飞猛进,这两个国家是真的着急了。
先说韩国,英国分析机构CLARKSON近日公布了两组数据。一组是今年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新船订单大幅减少现象,减少了21%,造船大国中韩深受影响。不过,跟韩国接单量高达39%的减量相比,中国只有6%。另一组是接单船只修正总吨全球占比,韩国只占有25%,中国占比近58%。眼见距离本年度结束仅剩一个月,跟中国的差距却如此之大,韩联社、《世界日报》等韩媒着急了,纷纷展开报道。
韩媒表示,截止到11月,韩国三大造船企业中,只有一家完成了年度目标,剩余两家距离目标还很远,数据最差的只完成了目标的43%。依照韩国人的性格,自然不会承认不如中国,于是开始找理由。综合韩媒报道和有关分析来看,理由有两个。
一是造船业迎来“超级周期”,通俗来讲就是短期内订单量增加太多,船企忙不过来,只能选择性接单。毕竟韩国领土面积小,不像中国可以修建大量船厂。客观地讲,这个理由不成立。前面说过,全球新船订单量正处于下降状态,不存在说订单太多生产不过来。就算有多的订单,也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或转包解决。显然,韩国船企接单量减少,更多的是没人下单。
二是韩国船企提高了订单质量,比如将重心放在氨运输船、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以及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等高附加值船只上。言外之意就是,韩国船企不想接不赚钱的订单,所以接单量才会减少。对此,只能说韩媒过于高估了韩国船企实力。
不可否认,韩国在高技术运输船制造领域具有先发优势,但这不是接单量减少的主因。真正的原因是,韩国船企丧失了技术和产业优势。韩国人普遍有种认知,那就是在造船技术上,中国落后韩国2到3年。基于该认知,一些韩媒认为,中国接单量多,是因为接了很多不怎么赚钱的低技术订单。实则不然,中国同样接了不少高技术造船订单。
以LNG运输船为例,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企接单量所占全球比例为35%,比2021年的7%增加5倍。可见,中国在高技术运输船制造领域的份额,呈持续上涨趋势。用韩国船企只接高质量订单,给其接单量减少做辩护的说法,明显缺乏依据。其实,韩国船企所谓高质量订单,不少都被中企收入囊中了。
除了丧失技术优势外,韩国船企还失去了产业优势。巅峰时期,韩国拥有20万造船工人,然而到了去年年底只剩9.5万。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韩国所用原材料成本高,加之美联储加息造成韩国资金外流,使得韩国船企利润不高。在此背景下,韩国造船员工要么主动离职,要么被裁。而人员流失过多,韩国产业优势就会跟着下降。反观中国,受到的影响就比较小,甲方自然愿意将订单交由中企完成。
其实,不止是造船业,韩国半导体和汽车产业同样在下滑。尤其是汽车产业中的新能源汽车,韩国跟中国压根不在一个量级,这点德国深有体会。
过去几十年,中国国内销售的燃油车多数都是进口或合资,虽然期间国产汽车进步不少,但还是竞争不过老牌汽车强国。以德国大众集团为例,其旗下品牌汽车在中国大卖特卖,每年赚了不少钱。然而,到了新能源汽车,德国品牌就没那么受欢迎了。不仅如此,中国电动汽车还反向出口到德国,让大众集团感到了深深的压力。
德媒11月28日报道称,为避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掉队,大众集团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2026年在中国至少推出价值14万亿人民币的电动车”。基于此,大众不再坚持本土研发,不再坚持使用本土零件,而是将德国沃尔夫斯堡的研发中心迁移到中国,并大量使用中国制造零部件,比例为95%。
大众集团嘴上说这么做,旨在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做汽车,实际上是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干不过中企。而韩国和德国的反应恰恰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技术创新之路是正确的,今后也要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