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新华社发布文章称屠呦呦团队获得“重大突破”,引起广泛关注。文章指出,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于近期提出了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适当延长用药时间和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疗效立竿见影。
长期从事研究青蒿类抗疟药研究的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符林春向记者解释了这背后的原理,符林春表示,针对不同地区疟原虫不同的特性,以及疟原虫可能会在药物打击下停止发育但并没有死亡的情况下,延长服药周期或加大服药剂量是有效的措施。
专家:
青蒿素抑制疟原虫的原理和铁元素有关
在新华社的报道中,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刚说,青蒿素在人体内半衰期(药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很短,仅1至2小时,而临床推荐采用的青蒿素联合疗法疗程为三天,青蒿素真正高效的杀虫窗口只有有限的4至8小时。而现有的耐药虫株充分利用青蒿素半衰期短的特性,改变生活周期或暂时进入休眠状态,以规避敏感杀虫期。同时,疟原虫对青蒿素联合疗法中的辅助药物“抗疟配方药”也可产生明显的抗药性,使青蒿素联合疗法出现“失效”。
6月17日,长期从事研究青蒿类抗疟药研究的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符林春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青蒿素对疟原虫的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首先,青蒿素进入疟原虫的体内以后主要是对疟原虫的细胞膜系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破坏作用,细胞膜破坏会导致细胞的死亡。青蒿素在体内能迅速产生活性氧(R0S),从而使原虫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同时蛋白质被烷基化以及食物泡内蛋白酶抑制,导致原虫死亡。
对于青蒿素在人体中抑制疟原虫的原理。符林春解释到,疟原虫在复制的过程中需要很多铁元素。而人体的血红蛋白富含铁,因此疟原虫需要吸收人体大量的血红蛋白。这种情况下,疟原虫长大以后就会出现色素,这些色素大部分就是血红蛋白。造成的结果就是病人开始出现贫血。青蒿素进入人体,最喜欢与铁亲和,而且亲和性很好。人体中的铁元素最多的地方就是红细胞,青蒿素就跑到了红细胞里,含疟原虫最高的地方也是红细胞。疟原虫在红细胞里最活跃,同时进入红细胞的青蒿素的量也最多。有了铁元素的作用,就会发生青蒿素对疟原虫的杀伤。
专家:
使用青蒿素三天已能把大量疟原虫杀死但不是100%
对于媒体提出的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问题。符林春称,任何一种药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都可能会产生耐药性。有些药物耐药性产生得快,有些药物耐药性产生得慢,甚至很长时间都没有出现耐药。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理论上疟原虫对青蒿素也会产生抗药性。所以现在就要开始考虑疟原虫对青蒿素抗药性的发生。但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现阶段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的情况非常低。
现在之所以通过加大剂量,延长疗程来提升治疗效果,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所说的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了抗药性。符林春解释,目前国际上采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案都来自中国,包括使用药物的剂量,使用药物的周期,都是中国推广的方案。但是中国推广的方案,主要是基于在海南岛的研究。海南岛地区的疟原虫对药物,相对比较敏感,但并不能代表全世界所有的疟原虫。
“我们把在海南岛的治疗方案变成了一个标准方案。世界卫生组织也采纳了中国提出的这个方案。但世界一些地方按照这一标准的用药剂量和周期,就没有那么好的效果,因为其他地区疟原虫的结构跟海南岛的不完全一样。所以在使用青蒿素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你们的青蒿素是不是出现了耐药性,实际上不能完全这样讲。这个时候我们让青蒿素使用的剂量和周期比我们原来的方案大一点是可以的。”符林春这样解释。
为什么当初的服药周期是三天?“当初我们定的三天一个疗程的方案,考虑到青蒿素要起到一个速效的作用。”符林春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疟疾病人死亡是因为大量的疟原虫存在,使用青蒿素三天,已经能把大量疟原虫杀死,但不能把100%的疟原虫都被杀死,不过病人已经抢救回来了。所以当时定的是三天。研究发现,青蒿素在早期使用时也不需要多大剂量,如果要清除疟原虫最好的方式是周期延长,但实践中因为到后期,病人三天四天以后都没有症状了,也不愿意吃药。
符林春介绍,疟原虫正常发育的时间是48小时,这是正常的疟疾周期。但是在药物外力的打击下,疟原虫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不发育了,但是没有死亡。这个很常见,在疟区很多病人不经常发病,但如果检查病人的血液,严重的80%到90%的病人都可以看到疟原虫。只是没有发病,等到免疫力下降的时候,他们才开始发病,如果免疫力与疟原虫是平衡的状态,疟原虫就不发育。疟原虫不发育就不需要铁元素,药物就打击不到他。只有在疟原虫活跃的时候药物才能进去。但青蒿素半衰期比较短,提出延长服药疗程是一个应对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