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上虞广播网 > 上虞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

以沙粒为笔 刻画新疆之美

来源:上虞门户网  2019-06-01 08:09

  艾孜买提(右)在沙粒画店里。

  天山网讯(记者秦金俐摄影报道)5月27日,在乌鲁木齐市华凌市场,艾孜买提在沙粒画店里忙到中午才有空喝口水。“上午卖出去十几幅画,有两个外国游客就买了3幅画。”他笑着说。

  店里的墙壁上挂满了表现新疆风景和人文的沙粒画。遒劲的胡杨、古朴的民居、热闹的巴扎……每幅画都凸凹有致、立体感十足。与此同时,在约700公里外的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的生产车间里,艾孜买提的叔叔玉山江和画师们正忙着加工要送往乌市的沙粒画。

  26岁的艾孜买提去年从身体欠佳的父亲手中接过了家族的沙粒画生意,目前他的家族有十几人从事沙粒画相关工作。从伊犁州的一间小作坊开始,经过15年奋斗,一家人把沙粒画做成了著名的“新疆礼物”,并卖到了国内外。

  心血和汗水凝结“果实”

  新疆沙粒画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天然沙粒和石子为原料,与胶混合粘贴制成,是新疆古代岩画、石窟壁画凹凸绘制手法的延续和创新,是集绘画、雕塑等为一体的艺术。

  艾孜买提一家人的沙粒画事业,始于他的姑姑米娜瓦尔和姑父阿力木江的才华,也始于他的父亲迪里木拉提的规划。米娜瓦尔是画家。15年前,她和阿力木江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旅行时,被眼前风吹沙子形成的生动图案吸引,产生了用沙粒作画的念头。那时迪里木拉提外贸生意做得不错,“我调查发现,市场上还没有类似艺术品。”他决定投资。

  阿力木江目前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沙粒画的传承人,2012年他离开家族事业自行创业了。想起和妻子一起研发沙粒画时的场景他心生感慨,“那时我们四处搜集沙子,白、灰、黄、黑等颜色,琢磨如何用沙子作画”。最终他们从新疆各地佛教石窟中沙土制作的凹凸壁画及从事铁艺的父亲在铁件上做出的浮雕上找到了灵感。

  沙粒画将沙子粘到画板上是关键。刚开始,他们用市场上买回的胶拌着沙子粘贴,可干透后却一块块往下掉,他们反复琢磨意识到,沙子里含土太多。为寻找高纯度的沙子,夫妻俩一次次奔赴沙漠,终于在和田找到了纯净细沙。随后他们发现胶也有问题,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研究胶水上。

  在最初研究的3年里,沙粒画没卖出去一幅,大量失败的实验品被扔掉。已投入近百万元的迪里木拉提有些动摇了,但他最终选择坚持,“当初投入这行,就是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后代能留下文化财富”。

  沙粒画放羊的老人。

  细细打磨沙粒画被游客认可

  2006年,迪里木拉提家族研究的沙粒画获得国家专利,第二年,他们在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设立沙粒画创作艺术服务中心。作为旅游艺术品,沙粒画一进入市场就迅速获得认可,客户越来越多。

  画家创作指导、工人制作,服务中心一直采取这种模式运作。招来的工人,都要先进行至少两年的培训才能成为熟练工。

  35岁的画师阿布都拉2004年就跟随米娜瓦尔和阿力木江制作沙粒画。15年的打磨让他从当初的新手成长为骨干画师,他说,除自然色彩的沙子外,多年来他和同事还用沙子和颜料调配出30多色沙粒,“我们曾连续5年去胡杨林观察、拍摄,才最终确定胡杨的画法”。

  国内传承国外推广

  从2009年起,自治区每年拨专款扶持伊犁的沙粒画产业,伊犁州当地各机构企业也开始将沙粒画作为对外交流的馈赠品。在每年6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上,文化部门还会组织青少年、社区居民参与沙粒画的学习、制作、体验活动,培育传承这项技能的环境。

  沙粒画还被带到法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展览,逐渐成为伊犁有名的“新疆礼物”。沙粒画15年来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位于喀赞其的服务中心还被授予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把事业交给他我很放心。”迪里木拉提这样说儿子。果然,艾孜买提一加入就给沙粒画的销售模式带来了变化,他创建网上销售平台,将沙粒画卖到了更远的地方。目前艾孜买提和他的团队已在国内的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哈萨克斯坦、法国陆续建立了沙粒画的代理机构,“沙粒画把新疆的美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我们特别自豪。”艾孜买提说。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