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会做一日三餐、安排全家旅行计划;初中会煲汤、做双皮奶;高中会理财、通马桶……5月27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教育目标等进行了明确。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有各级各类学校3900多所,在校学生近300万人,学生家长超过600万。目前学生学业较重,家长对劳动教育观念不足,学校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课时安排不够,导致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
为了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劳动素养,根据意见,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高中每学段都安排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学生通过在综合活动基地进行劳动体系课程的体验式学段学习,获得劳动技能综合评价证书,将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必修学分之一。
而纲要则分年龄、分学段对中小学生设定劳动教育目标,列举了劳动教育项目。据悉,这是全国首份市级层面的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意见指出,用两年左右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建设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普遍重视劳动实践教育的氛围,积极带动广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1
“劳动”成必修学分
每学段要进行工农体验
劳动教育 项目有哪些?
小学1-3年级
会洗自己的袜子、红领巾、手帕、水杯等小生活物品;会整理自己的简单出行物品;会抄自家的天然气、自来水、电表等;了解简单手工工具的使用知识,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初步学会利用扎、结、剪、折、粘贴等小技能,进行简单的创意手工制作等。
小学4-6年级
会做简单的早餐和一日三餐家常菜;睡前关门窗、检查煤气和电器;正确使用拖把;策划安排全家人的出行行程;尝试修理简单玩具和家具;会钉纽扣、缝沙包、补袜子;初步尝试广绣、打结、陶艺等;了解野外生存的一些本领……
初中
会熨烫衣服,勤收拾房间;懂削皮、切块、切片、切丝的简单刀工,掌握蒸、煮、煎、炒、煲汤等基本烹饪技能,会两三样拿手菜,学会做双皮奶、马蹄糕、绿豆沙、番薯糖水等传统广式点心,会给水果削皮、造型、雕花,做创意水果拼盘;根据岭南气候和家居朝向进行家庭布置;策划、设计家庭聚会;跟全家一起洗车;学会煲几款广东靓汤;会辨识茶叶种类、正确使用茶具;根据所学知识应对回南天……
高中
根据个人形象为自己打造合体的穿着打扮;管理自我健康、规划自我生涯;与家人一起制定量入为出的家庭财务计划;会疏通马桶、地漏、菜池、浴缸等;会编辑家庭微电影;掌握三种以上的广式糕点做法;掌握模型制作、简单金工木工加工技巧;争当城市志愿者;金融保险学财经、学生公司练创业、模拟法庭初体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