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18日讯博物馆里只能看文物?当然不止于此!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围绕“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这一主题,武汉市各博物馆开展邀市民网上看展、免费鉴宝、手工制作,甚至亲手体验文物修复。
2012年以来,我市博物馆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显著提升。目前,全市博物馆总量已达116家,形成了国有博物馆为主,行业和非国有博物馆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博物馆种类不断扩大,红色主题、科普类、艺术类、专题类博物馆百花齐放。据统计,全市博物馆免费参观人数由7年前的550万人次,跨越式增长至1030多万人次。
今后,市内博物馆还将持续走进学校、社区、企业、乡村,让博物馆真正成为连接人们生活的“文化中枢”。
现场:市民排队等鉴宝,小朋友认识青铜器
武汉博物馆邀请相关文物鉴定专家,为市民免费鉴定文物 。 记者杨涛 摄
18日一早,不少市民拖着箱子、抱着包裹在此次“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主会场武汉博物馆前排号等候。该馆邀请李家煜、梅安娜、吴力群等文物鉴定专家,现场义务为市民提供玉器、铜器、书画、杂项等门类的鉴定服务,活动一开始马上就被“打了围”。一位胡姓市民拿出来一套九件的清光绪年间粉彩茶具,据称是从其奶奶辈传下来的,被专家认为保存完整、较有价值。
“超声波仪器不仅用来洗牙,也能用来洗文物。”在武汉博物馆教育空间,80后修复师鲁茜现场为小朋友们开讲《青铜文化与青铜器修复》,介绍两河流域文明青铜器和我国早期青铜器,商周时期我国冶金和青铜器铸造工艺及水平,范铸法制作青铜器的技术步骤,以及青铜器修复的技术流程。“文物修复就像是医生诊疗,先找病因、确定治疗方案、最后动手术。”鲁茜说,而且修复中真的会用上手术刀。
线上:中山舰博物馆“在移动”
武汉博物馆第43个博物馆日活动现场, 孩子们在电子屏幕上学习书法。 记者杨涛 摄
1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在移动”项目正式上线,项目汇集130家国家一级博物馆,旨在打造博物馆聚合式平台,以博物馆视频专区的形式,呈现各馆综合介绍、珍贵馆藏、精品展览、特色讲解、社教活动、文创产品、建筑空间等内容,中山舰博物馆成为武汉首家上线“移动”的博物馆。
中山舰博物馆陈列策划部工作人员刘艾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个项目以视频展示为主,通过博物馆上传的长至30分钟、短至5分钟的视频,用户可以“零距离”观赏博物馆展览及活动。在短视频互动区,讲解员、用户都可上传视频,了解他人对博物馆的体验和感受,实时互动。
互动:快闪、手工,博物馆更好玩
孩子们在博物馆老师指导下, 学习修复元青花瓷瓶。 记者杨涛 摄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在汉街文华书城开展“你好,守护者”讲座,地方志专家张道旺和武汉面塑非遗传承人高志和,分别讲述武汉抗战中郝梦龄、张自忠、陈怀民等民族“守护者”的故事,及自己身为传统文化“守护者”的故事。
江汉关博物馆举办“立体成像——3D科技&传统泥塑”主题活动,艺术家吴庆永让传统泥塑和3D打印结合,并指导孩子们亲手捏制泥塑,体验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在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互动体验区,亲子家庭体验模拟考古、拉坯体验、泥条盘筑等活动,孩子们变身“小小考古人”和“制陶小工匠”,了解了不少考古知识。
此前,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拍摄了“我和我的祖国”红色快闪短视频,告白武汉故土、歌唱祖国母亲。该片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并于5月13日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姜皓 实习生张文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