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陕西延安吴起县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内的雕塑和纪念碑。光明图片
【聚焦红色旅游发展】
我常在想,一座城市应当有自己的主色调、自己的气质与风骨。那么,延安城的主色调又是什么呢?我以为就是红色。是的,红色激情而又浪漫,它既是革命的色彩,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它也理应成为延安的主色调。
延安城与其他高原山城的不同点,就在于它文化的独特性。回望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也铸就了辉煌。延安曾以家的无私、家的温暖、家的宽厚接纳了疲惫的中国革命。清凌凌的延河水,香喷喷的小米饭,哺育着中国革命茁壮成长。延安用宽厚仁慈的胸怀改变了中国现代史的轨迹,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地、抗日战争的指导地、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地、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地,成为中国共产党成就伟业的革命圣地。
延安走进了历史,历史定格了永恒。当抗战时期的进步青年发出“延安是全中国最前进的地区,是全国青年们必上的圣城麦迦”的慨叹后,当新中国建立后无数寻梦者发出“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心声后,“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就定格成为延安永恒的剪影。
永远的延安,是记录中国共产党丰功伟业的延安。延安拥有丰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资源,到处都是内涵深厚的革命旧址,素有“革命博物馆城”之称。其中归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延安革命旧址”就有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延安宝塔、南泥湾革命旧址、瓦窑堡革命旧址、洛川会议旧址等。除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延安还拥有大量省级、市级、县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传达着一个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用它们特殊的体温与生动的存在方式,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代”用小米加步枪所铸就的激情与辉煌。
永远的延安,是文化与诗意的延安。延安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延安还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延安精神教育基地”。新中国的第一座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0年7月1日。它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而今,经过多次迁址、多次扩建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成为人们寻梦、铸魂的红色大课堂。
延安拥有丰富而深厚的革命文化资源,也使得它成为文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影视等众多艺术形式所争相挖掘与表现的对象。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以延安的名义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而形成的艺术作品已不计其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有《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等,文学作品有《保卫延安》《回延安》等,电影有《巍巍昆仑》《开国大典》《张思德》《延安电影团》等,电视连续剧有《长征》《八路军》《延安颂》《解放》《叶挺》《悬崖百合》《英雄无名》《苍天》等,美术作品有《转战陕北》等……这些艺术作品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着力表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的伟大功绩,阐发革命的历史逻辑,引起了读者与观众的巨大共鸣。
永远的延安,是神奇多解的延安。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代”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财政管理、干部政策、统一战线、军事、教育、新闻、文化、卫生等方面的经验,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历史学家透过它解析中国现代史的逻辑路径;文学家透过它感受那永恒的激情与辉煌;而对于更多人,通过它的某个细节就可能感悟到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永远的延安,也是红色旅游的延安。特色文化是特色旅游的灵魂,而延安遍布着“中国红”。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一直是全国人民朝圣的殿堂、寻梦的故乡,人们来到延安,在宝塔山上、延水之滨、土窑洞里,找寻杨家岭、枣园不眠的灯火,感受一种崭新的民族精神。
这些年来,延安人很好地解决了革命旧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有计划地新建了许多博物馆,切实把革命的记忆留存下来。如今,延安新建成的博物馆有延安新闻纪念馆、陕甘宁边区银行纪念馆、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纪念馆、西北局纪念馆、北京知青博物馆等多个新纪念馆;延安还有“学习书院”这样现代化的学习平台等。游客来到延安,可去的地方更多了,可看的地方也更多了。
与此同时,延安的道路交通等硬件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西安到延安开通动车,高铁铁路正在规划中;西安到延安开通两条高速公路;延安南泥湾新机场在2018年年底就要竣工,未来航班目的地增多。这一切,使得延安的交通更为便捷,外地游客旅游的成本也大大降低。
如今,时代正大踏步地追赶未来,“延安往事”虽已成为岁月珍藏的记忆,但延安精神却成为我们奋进的强大动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深信,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不断提速,延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新一轮的“延安热”也将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