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上虞广播网 > 上虞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

湖南花鼓戏《桃花烟雨》获得第23届曹禺剧本奖

来源:上虞门户网  2019-04-28 12:03

4月26日晚,我国戏剧文学最高奖——第23届曹禺剧本奖在广西南宁揭晓,湖南剧作家曹宪成编剧的花鼓戏《桃花烟雨》剧本获奖。这是湖南唯一获奖的剧本。

湖南日报记者连夜电话采访了身在南宁的曹宪成。今年71岁的他幽默地说:“我20岁开始写剧本,71岁才中曹禺奖,寂寞了51年。幸运的是,我和石青峰一样,遇到了好时代!”石青峰就是《桃花烟雨》中回乡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技术能手。

时隔11年,湖南剧作家再获奖

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第23届曹禺剧本奖共评选出5个获奖剧本,包括3个戏曲剧本、1个儿童剧剧本和1个话剧剧本。

据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曹禺剧本奖的评奖频率从原来的“两年一评”延长至“三年一评”,戏曲剧本奖项从8个压缩到3个,参评作品多,奖项名额少,竞争十分激烈。《桃花烟雨》是时隔11年后湖南剧作家再次摘得该奖项。

“听说《桃花烟雨》得了曹禺剧本奖,我高兴得不得了。不得了的程度与范进中举有得一拼。共同点是不屈不挠,今科不中下科再来。差别也是有的。他20岁应试,54岁中了‘老爷’,只寂寞了34年;我20岁写剧本,71岁才中曹禺剧本奖,寂寞了51年。”曹宪成写的获奖感言十分幽默,也道出了戏曲编剧的不易。

生于1948年的曹宪成是湖南汨罗人。20岁时,他被招进岳阳地区汨罗县(现为汨罗市)宣传队,当乐队的乐手。他说:“宣传队随时要上山下乡演出,我经常要即兴写快板、相声等剧本,得到了锻炼。”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曹宪成写的花鼓戏《春花烂漫》剧本在《剧本》杂志上发表,从此踏上职业编剧之路。

国家一级编剧,创作发表和上演(映)各门类艺术作品达100余部(集),作品曾多次参加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等国内重要艺术节会,获得过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文华剧作奖”、中国剧协“优秀剧目奖”等多个奖项……从业多年,曹宪成收获颇丰,但获得“曹禺剧本奖”依然是他心中的梦想。

创作剧本不容易。剧作家既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熟悉生活,又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戏曲的生存环境也一直随着历史的变化起起伏伏。尤其是到了娱乐方式多样化的今天,戏曲已经不是人们文化生活的主流,很多剧种衰亡,戏曲工作者的基本生活也难保障,很多人因此失去了动力。

但曹宪成始终相信,好戏是有人爱看的。

“我和石青峰一样,遇到了好时代”

最初接到《桃花烟雨》的创作邀请,曹宪成婉拒了。当时,他诚恳地说:“我年纪大了,只想写自己有强烈感受、独立思考、独特表现的剧本。”

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采风时,他的感觉一下子就来了。

“山水充满灵气,生活环境优美。当地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尤其打动了我。现在,很多城里人成了‘房奴’,但十八洞村的人对我说,他们建房子不操心。哪一户建房,全村人都来帮忙。有人去世了,全村人都来吊唁。多么有人情味啊。”曹宪成说,“从十八洞村回来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保留好的东西又把经济盘活,现代文明如何与山村融洽相处。不管是精准扶贫,还是造导弹造卫星,归根结底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想透了这些事,戏也好写了。”

于是,《桃花烟雨》用几对恋人的爱情故事和充满湘西风情的歌舞演绎了一个“拭去贫穷看美丽”的故事。

2016年,《桃花烟雨》由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排。同年10月,该剧在长沙首演。此后,陆续参加了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等,赢得业界广泛好评,获得观众喜爱。

“剧中的人物都是善良的,他们的矛盾冲突源于思想不一致。扶贫队长是最懂得‘精准扶贫’精神的人,他没说一句口号,但请石青峰还乡搞种植,扎扎实实做的都是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石青峰不仅仅凭个人能力,他是遇到了好政策、好时代。”曹宪成说,“其实,这样的作品,在我心中酝酿了很多年。我遇到了写这个题材的好时机,占有了湖南人写湘西故事的地利,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我和石青峰一样,遇到了好时代!”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