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应急管理部制定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实施,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违反相关规定拒不改正的,可处以1万元的最高罚款。
新规实施两个多月了,电动车乱停乱放、“飞线充电”这些顽疾有没有改观?社区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缓解电动车停放难充电难的问题呢?《都市现场》记者在南昌进行了观察。
10月21号上午,家住南昌市东湖区钟鼓楼45号的陈先生,把电动车停进车棚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插上电源,手机一扫码,就开始充电了。
居民 陈先生:我感觉挺方便的,这个也不贵,因为现在搭的这个棚子,车子也淋不到什么雨,我们的居民充电挺方便的。
陈先生说,作为老城区的老小区,钟鼓楼46号因为临近农贸市场,人流量大,空间不足,居民们之前一直在为电动自行车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而苦恼。
为落实电动自行车停放新规,6月份开始,状元桥社区在辖区内开始“见缝插针”建设充电桩,他今天停车充电的这个非机动车停车充电棚就是建在两栋居民楼之间。目前,状元桥社区已经安装了5处非机动车停车、充电棚,可同时容纳200多辆非机动车停放、充电。
而在南昌市青云谱区徐家坊街道楞上花园,一座占地36平方米的光伏充电停车棚、20个充电桩,也让居民电动车停车充电有了新的解决方案。棚顶全部覆盖安装了光伏板,不仅材料新颖,而且更加环保节能,可以容纳30辆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
南昌市青云谱区楞上村村委会委员 杨尚军:这个充电棚一年大概能够收集到大概8000度的电,能够供应20多个充电桩工作,基本上不用我们另外的电量。
除了在地面“做文章”,引导居民规范停车充电,有些小区还引进了“高科技”,防止违规停车充电的情况发生。在南昌市高新区万科海上传奇小区,电梯就装上了电动车禁入装置。
据了解,这个装置是通过在电梯厢内安装检测智能摄像机,采用智能平台和AI算法,精准检测电动车进入电梯后,发出报警并联动内置语音提醒,并且可将输出的开关信息关联至梯空系统,使得电梯门无法闭合,将电动车彻底挡在电梯外,让以往“游走”的电动车变得“规矩”起来。
记者通过在南昌多个小区的走访发现,新规实施两个多月,尽管目前还有不少地方仍然还面临电动自行车面临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但一些社区多措并举建设停车棚和充电桩的探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处工程师 韦依娜:其中一些好的做法,可以作为这个典型的经典案例来进行推广,为更多的小区提供借鉴,不断探寻适合自己的办法,进一步满足居民的停车需要。